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9年10月09日 作者:鲍腾飞 | ||
“陕北很苦,延安更苦,延川极苦,梁家河最苦”,1969年的冬天,少年习近平踏上了这片最艰苦的黄土地。“过四关”、建沼气池、在窑洞里苦读、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……他用汗水灌溉青春之花、用行动赢得党心民心、用向上生长的梦想和向下扎根的奋斗拥抱真正温暖的春天。 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是由29名采访者的采访实录汇集起来的,记录习近平同志在陕北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七年的知青生活。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,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在基层艰苦奋斗、挣扎拼搏的历练故事,再现了习近平同志知青时期艰苦的生活和成长经历。 谈起习近平同志,大家首先想到的词汇是国家领袖、军委主席,我也是这样想的,于是怀着对领袖无比崇敬爱戴的心翻开这本书。读罢,我掩卷沉思、伫立眺望,仿佛看到一个形象更为丰满的青年才俊,一个更为生活化的平凡大男孩,一个多维度的革命“红二代”。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他吸引着,因为他像灯塔一样,身上散发着无穷的力量和梦想的光芒。我慢慢地走近这座灯塔,貌似在与一个同龄人交谈,谈那段知青岁月的苦乐酸甜、谈读书学习的方式方法、谈扑下身子干事业的实干精神……而我频频点头,为他点赞。我发现不论是从阅历上,还是学识上,他都是我的榜样。白衣飘飘的年代,他背着军绿小包,穿着衬衫,右手插到裤兜里,朴素一笑,智慧帅气地跃然于书的红色封皮之上。 可能是自己有过两年基层锻炼的选调生经历,读着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,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。曾经的我被分配到偏远的乡镇,独自一人看着陌上花开;穿着军大衣、顶着凌晨四点的月牙参与基层换届选举;与乡亲们一起挖渠引水,灌溉庄稼……往事历历在目。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,我当时的经历和特殊年代的知青相似而又不同。每每看到书中点醒灵魂的片段,我都会不禁感慨:这书要是早几年出版就好了,这样我的榜样—青年习近平同志便会陪伴我度过最为迷茫脆弱的时期,也许那时候我会过得更有意义。 习近平同志爱学习、爱思考,插队期间也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学习,始终保有高尚的精神追求。在肚子都填不饱、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恶劣环境中,能够做到七年如一日,每天晚上坚持阅读、做笔记,以致油灯把脸熏得黢黑。他勤奋好学、博览群书,反复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,对《共产党宣言》这本经典,他研究过俄日德英法等不同语言的版本;他下功夫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,善于运用哲学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;他对古今中外的经典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,曾夜以继日地研读《史记选》 《汉书选》等;他热爱古典诗词,李白的《将进酒》他倒背如流、飘逸洒脱。他构建起自己良好的学习阅读方法,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,有所对比,注重分析,从而全面理解问题。 正如他的朋友所言“对于近平来说,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,比体力上和生活上受的苦更大”,没有父母师长的耳提面命,少小离家的他需要通过读史明智、读诗明心,在目光与书本的流连忘返中,他用尽青春的力量起跳,向上再向上,去抓住梦想的翅膀。 根深方能叶茂,年轻的习近平像一棵树,将根深深扎到黄土里,从走进梁家河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,栉风沐雨向上生长,不改本色向下扎根。插队期间,习近平始终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,每天下地干活,经常一身黄土,腿上被虱子咬得红肿流脓。他和村民一起拉粪、锄地、挑担子、打造农具,不怕脏,不怕苦,也不怕累,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情谊。年轻的习近平敢想敢说、敢干敢当,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处理,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,大家都拥护他当村支书。习近平同志一直没有忘记他是人民的公仆,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,他说:“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,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,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,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,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。”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,不是看他说得有多好,而是看他究竟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,行动永远是赢得人民理解和尊敬的根本,习近平同志就是脚踏实地干事业的“行动派”。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修建沼气池的事,当时村里观念保守的老年人议论说“挖那么个坑,填上粪,就能着火?不可能”。在异地他乡,想开天辟地做一个当地人连想都不敢想的项目,面对老派势力的不理解甚至是打击,若没有勇气和毅力是很难成功的。幸运的是当地老百姓遇到的是习近平同志,他亲自去四川学习办沼气的技术,一学就是40多天。期间他详细学习各种条件下的沼气池建造技术,拿梯子下到池子里面去看,每个步骤都向当地人仔细询问。回村后,立即带领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,从挖池到刷浆,从抹灰到储放老玉米秸,他亲力亲为、不怕苦累,最终为黑暗中的梁家河取来了清洁燃料,带来了光明,也用科学启发了群众。 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,虽是简单八个字,却是七年知青岁月中“苦其心志、劳其筋骨、饿其体肤、空乏其身”的艰苦打磨,甚至是一生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赤诚奉献。在灯塔的指引、榜样的领航下,今后的我一定会立足岗位、勤勉工作,在最好的时代释放最美的青春之光。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
|
||
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
版权所有: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-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:0546-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:12368 邮编:2570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