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

青春无问西东,岁月自成芳华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2年01月04日   作者:李政,广饶县人民法院研究室科员

  前些日子,趁着春意融融、阳光明媚,整理家中书柜,翻开了大学教材。回想起大学时,受老师的影响,看了很多中西经典。毕业已有三年光景,总是怀念大学时光,那时读书的状况最是难得,没有压力、目的,挑一个较好的时间,泡上一杯花茶,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。此后的阅读,或囿于工作调研,或被问题意识驱逐,总觉得读书没有多少自由可言。

  从古至今,书之于我们,往往是工具、是手段。我们从小被教育读书才能成器,读书才能考上好学校、找到好工作。这种读书“有用”、读“有用”之书的观念,除了同我们年轻气盛、内心浮躁有关外,更与中国传统所倡导的实用主义脱不了关系。毕竟,我们混沌的走出象牙塔,人生阅历不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富,置身在大染缸里,自然容易被影响。

  蔡元培说,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完善人格的地方。读书和思考且不说能不能让你成为一个研究员、一个学者,起码可以让你完善人格、塑造自己的思维模式。正如《读书抛却功利心》中所说,人的素养和能力,其实只能通过这种无用阅读,没有功利心的阅读,才能养成。读无用之书,这种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摸索平衡的漫漫求索,会让人受益终生。大学里,我加入了一个很随意的读书小组,大家一起每周聚起来聊聊书。那随心所欲的阅读行旅里,从人物传记到历史,从哲学到心理学,最开始读不懂,慢慢的发现自己坚持下来,把这种随意的、不定时的阅读当作了一种习惯,而这种习惯让我收益良多——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了,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。JK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毕业致辞中送给了所有毕业生一句话作为结尾,“我们内心的所得,将改变外界的现实”,那是普鲁塔克的一句经典名言,我觉得很好的阐释了内在的习得对我们外在世界的影响。幼时读到这篇致辞,感触并不多。直至后来,自己真正经历挫折,在困境中偶拾妙语,这句简短的话,竟让我感悟颇深,从而一步步坚持下来。没有人的青春是踩着红地毯走过来的,人生难免经历痛苦,正如JK罗琳经历过离异、失业,跌到低谷,也享受过荣耀,但人在身处困顿时,唯有知识是别人拿不走的。这时候,只有经受过书香浸润的灵魂、只有用心阅读的生命才能完成低谷期自我救赎。

  读“无用”之书,做“无用”之事,是一件很随性的事情。抛开我们的社会身份、抛开工作角色,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,读书应该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正如一日三餐、睡觉聊天,而不应该是为工作、为消遣。我们读书,当少一些功利,少一些约束,少一些求知欲以外、五光十色的欲望。无论千钟粟、黄金屋、颜如玉,还是中华之崛起,往往构成了一纸书页所不能承受之重。工作以后,少了很多自在的内心独处,或是没时间,或是没心情。在这个步伐越来越快的时代,忙碌的工作几乎让人忘记了寻找自我。这个时候,一首诗、一篇散文,能让你好很多。工作累了,对人生目标不确定了,下班后打开一盏小灯,在书里徜徉,体味“生活在别处”的意境,一番书海遨游之后,便忘却了工作的疲累,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。坚持“漫无目的”的阅读习惯,阅读让人心胸开阔,让人在极致疼痛时不至于丧失希望,让目光穿过荆棘、看到未来。人的一生放之岁月长河中也不过是一瞬,所以不要敷衍自己,爱你所爱,行你所行,顺从己心,无问西东。

  齐邦媛女士在《巨流河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希望中国的读书人,无论读什么,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,一生内心有些倚靠,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。这么大的国家,这么多的人,这么复杂,环环相扣的历史,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;我还希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、悲悯的胸怀。”这是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智者送给年轻人的箴言。阅读是一生的积累,人的内心有了足够的积累,就会变得自信起来。正如一代代法院人,在日积月累的锤炼打磨之中,自会行稳致远,绽放出法院人最美的绝代芳华。


关闭

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

版权所有: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-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:0546-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:12368 邮编:257091


  • 微博

  • 微信